抗日名将吉鸿昌牺牲,家中发生怪事,15年后人们在天安门发现真相
有那么一家人,坟头刚合土就怪事接连不断:屋里无风,灯火自行熄灭;半夜炉烧茶壶里冒出一股青烟;孩子的床头,总能听见稚嫩的哭声。人们疑惑:这究竟是怨灵作祟,还是另有隐情?而真相,要从那位抗日名将吉鸿昌的牺牲说起。
有那么一家人,坟头刚合土就怪事接连不断:屋里无风,灯火自行熄灭;半夜炉烧茶壶里冒出一股青烟;孩子的床头,总能听见稚嫩的哭声。人们疑惑:这究竟是怨灵作祟,还是另有隐情?而真相,要从那位抗日名将吉鸿昌的牺牲说起。
1934年11月24日,北平陆军监狱。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空旷的刑场,一个身披斗篷的高大身影,在几个士兵的簇拥下,从容地走向了生命的终点。他没有丝毫的畏惧,眼神里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。走到预定位置后,他突然停下脚步,转过身,对身旁一脸紧张的监刑官说:“给我搬把
1934年,北平陆军监狱,一发子弹穿过吉鸿昌的后脑,这位抗日名将没死在日本人手里,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。
1937年7月的庐山,在美庐别墅的会议室里,蒋介石刚放下《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》的文稿,台下百余位军政要员还没来得及附和,一声震得桌椅发响的怒喝突然炸响:“何敬之!现在日军都打到北平门口了,你还说拖延时间,再拖下去华北危矣!这不是长敌人威风,灭自家志气是什么
9月13日上午,河南省扶沟县在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前举行新兵入伍欢送大会,百余名优秀青年身着崭新军装踏上军旅征程。吉鸿昌将军后人吉家良也在这批新兵之列。
9月13日上午,河南省扶沟县在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前举行新兵入伍欢送大会,百余名优秀青年身着崭新军装踏上军旅征程。吉鸿昌将军后人吉家良也在这批新兵之列。
位于和平区花园路5号的吉鸿昌旧居,这栋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建筑,于去年正式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。这座始建于1917年的三层英式小楼,外墙红砖堆砌,被人们亲切称为“红楼”,它不仅是抗日英雄、爱国将领吉鸿昌生前最后的居所,更是当年天津抗日活动的地下联络站和秘密印刷所